成语:蝇头小楷
拼音:yíng tóu xiǎo kǎi
解释:指光焰相继,长明不息。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例句:
出自: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由司马光编撰,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持之以恒,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注释: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典故: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同“事半功倍”。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材上加契者,谓之足材,其规矩制度,皆以章契为祖。今人以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契,盖谓此也。”
注释:旧指女子的内室。匹:相当。独一无二,异常出色。
典故:《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愁肠百结虚成着,口口口行没处论。”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注释: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典故:《隋书·高励传》:“数年以来,荒悖滋基,牝鸡司旦,昵近奸回。”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八·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见者。是日徒于孤独,竟夜不能寐。”
注释:动摇国基及民心。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典故:战国楚·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归至怡红院中。”
注释:蓬户:蓬草做的门。用蓬草编门,用桑树作门。指贫苦人家的住房欢:欢喜。指欢乐恩爱的感情
典故: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