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温枕扇席
拼音:wēn zhěn shān xí
解释: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出处: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例句:
出自:
《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注释:升是凌的意思,整个词的意思是:升上天空,在天空中飞翔;升,高出,升上天空指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典故: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注释:折:断。比喻男子狎妓瞋:通“嗔”,生气。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
典故: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同“否极泰来”。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60回:“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
注释: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灌:浇灌;惠: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纠纷
典故:唐·陈子昂《与韦王虚己书》:“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碧:青绿色;朱:大红色。把绿的看成红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
注释: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神:精神;意:心意。神志昏沉,心意烦乱
典故: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车行时摇动的铿铿锵锵,就如奏细乐一般。”
注释:指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角巾:古代隐士的有棱形的头巾。泛指便服。
典故: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