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康物阜

成语:民康物阜

拼音:mín kāng wù fù

解释: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文学之臣,苦于考索,求者阗门,而先生应答如注。”


例句:

出自:

好事多悭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故分章办事,以其所对,别附于问,庶几览者莹然,知子厚之文不苟为艰深也。”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上》:“为文而晦涩若此,其湮弗没传也。”

注释: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典故:明·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形容卑躬屈膝谄媚奉承的奴才相。参见“奴颜婢膝”。

逆天违理

冯德英《苦菜花》第11章:“雨还在滴答滴答地下着,屋里屋外一片漆黑,看不见一点亮光。”

注释:比喻已经决定了的办法。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典故:明沈德符《野获编·言事·言官一言之失》:“壬辰以外察原任去官,四君者……真实可惜;其他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杀生害命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吾四万万同胞乎!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唤起天下,驱除此丑类者,匪异人任。”

注释: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典故:盖昔人论书,有脱墼之诮,米公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观者当求之骊黄牝牡之外也。 明·文徵明《跋米临禊帖》每见一班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 明·赵汸《葬书问对》指繁冗芜杂的言辞。同“枝词蔓语”。

无情无绪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

注释: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典故:《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指从容安舒,指挥若定。

沥胆隳肝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记·敬王》:“杀子产,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注释:亦作“皞天罔極”。谓父母尊长养育的恩德深广。《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養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禮,至於成人,惠澤茂焉。‘欲報之德,皞天罔極。’” 颜师古 注:“《詩·小雅·蓼莪》之篇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言欲報父母之恩德,心無已也。呼昊天者,陳己至誠也。皞字與昊同。”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典故:《元史·许衡传》:“李林甫妒贤嫉能,明皇洞见其奸而不能退。”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