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口钝腮

成语:拙口钝腮

拼音:zhuō kǒu dùn sāi

解释: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施:加;丹:朱;傅:通“敷”,抹。搽粉点胭脂

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例句:

出自:

含商咀徵

唐·王勃《三国论》:“不能恢崇万代之业,创建七百之基。”

注释: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犹言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典故: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返。”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省吃细用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注释: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典故:唐·权德舆《唐西川节度副大使韦公先庙碑铭序》:“操持贵幸,不避强御,缮理宫室,得其时制。”谓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语出《论语·雍也》:“子謂 仲弓 ,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邢昺 疏:“雜文曰犂。騂,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 仲弓 父賤人而行不善,故 孔子 稱謂 仲弓 ,曰:‘譬若雜文之犂牛生純赤且角周正之子,中祭祀之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山川寧肯舍棄之乎?’言 仲弓 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司马相如》:“ 卓王孫 始非能容 相如 也,但看 臨邛 令面耳;終非能壻 相如 也,但恐辱富家門面耳。 文君 爲之女,真可謂犂生騂角矣。”亦作“ 犂牛騂角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犁牛之子》:“故 孔子 有犂牛騂角之喻,以其字爲戲耳。”

仙露明珠

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注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典故:《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嬉笑怒骂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

注释: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典故: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马桶:粪桶。用金漆漆过的粪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

不知好歹

《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注释:兴致:兴趣。形容兴头很足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同“挑牙料唇”。

典故:唐·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所恨姚义不存,薛生已殁,使云罗天网有所不该,以为叹恨耳。”极丰富的,富裕的,装得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