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经帮纬国
拼音:jīng bāng wěi guó
解释:比喻多此一举。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4回:“实指望尽心竭力,不负天恩,沥血披肝,勤于王事。”
例句:
出自: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注释:指自己招来过错。犹二三子。
典故: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注释: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典故:《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农民,用一个小猪蹄祭神,祝庄稼丰收。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明·吴承恩《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注释:囊:口袋。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指按法律不可宽恕。
典故: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注释: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犹言众口一词。
典故:明·沈德符《野获编·内市日期》:“但内府二十四监棋布星罗,所设工匠厨役隶人圉人,以及诸珰僮奴家属,不下数十万人。”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注释: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典故: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