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落千丈
拼音:yī luò qiān zhàng
解释: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欺蒙,欺骗别人
出处:韩愈《平淮西碑》清·储欣评:“段文昌以骈四俪六蛙鸣鸱叫之音,易钧天之奏,真不识人间有廉耻事。”
例句:
出自: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注释:恍然: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样子给自己引来麻烦。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注释: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典故:宋·陆游《风流子》词:“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奸情总论》:“甚至鹊巢鸠踞,故为失昼之枭,蛇与龟盘,反作旁观之鳖。”
注释: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典故: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晋书·刘琨传》:“臣与二虏,势不并立。”
注释: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典故: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毛泽东《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罅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注释: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与“弃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术:手段,策略。神妙莫测的计策
典故:《晋书·王沈传》:“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