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高不辏,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解释: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时间进度表。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借指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集会
出处: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例句:
出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替你添羞脸,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注释: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典故: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注释: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謇谔:正直敢言;自负:自恃。正直敢言而自许很高
典故: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注释: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典故: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注释:眼角裂开,头发上竖。形容愤怒到极点。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典故: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注释: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典故:唐·刘肃《大唐新语》:“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