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书囊无底
拼音:shū náng wú dǐ
解释: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15:“市有关领导要求各企业反骄破满,把主要精力从增加产品数量转移到主要抓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上来,增产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
例句:
出自: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注释: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典故:《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注释: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形容险阻。
典故: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要之蛮触相争,原无关于轻重,鹬蚌相斗,要自互有损伤。”小生: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白白嫩嫩的男子,指没有阳刚之气的男人
汉·王充《论衡·雷虚》:“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注释:陈:列。星夜驾车出行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典故:《隋书·食货志》:“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注释: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比喻知己难得。
典故: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冶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不啻:无异于。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地上的泥土的距离。比喻差别极大
《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注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指回复到原来的淳厚古朴的状态。
典故:《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