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鸡肤鹤发
拼音:jī fū hè fā
解释:指出嫁女子唯夫是从。进用贤善,黜退奸恶。同“进善退恶”。
出处:宋·刘炎《迩言》:“游者骈肩接迹,观者啧啧咏叹。”
例句:
出自: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注释:恕:原谅;遣:排遣。以情相恕,以理排遣。指待人接物宽厚和平,遇事不加计较。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典故: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镂:雕刻。在油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注释: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
典故:《庄子·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比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注释: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比喻多而细密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指去私为公。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注释:语言杂乱无章。诚:诚实的心意。指以真心对待人
典故:明·陶宗仪《辍耕录·孝感》:“虽夫人喜溢于中,不自知其然而然,亦先生学业有成所致与?”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注释: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咋:咬住。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典故:春秋·齐·管仲《管子·禁藏》:“故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其法乱。”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好行小慧,难矣哉!”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