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力竭声嘶
拼音:lì jié shēng sī
解释: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①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例句:
出自: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要有心忙意乱光景,倘或迟误,枭首示众。”
注释:指竭尽全力的救助。一辈子。
典故:《三国志·蜀书·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赞叹:称赞;置:停止。不停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注释: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典故: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一生杀人放火,打家截道,偷东摸西。”
注释:指心志一致。砂,同“沙”。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气力。
典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列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注释:指柔美的情态。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典故: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指捐躯,牺牲。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
注释:其:敌方;意:意料。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行动出乎对方意外指四季或一年
典故: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虚掷:白白地扔掉。把时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虚度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