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封侯万里
拼音:fēng hóu wàn lǐ
解释:穷:贫穷;僻:偏僻。荒远偏僻的地方指外形美观,鲜明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
例句:
出自: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注释:犹言颠倒黑白。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典故: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故得百万之师,如臂使指,亿兆之众,推心致腹。”
注释: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指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典故:宋·苏轼《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喝的是露水,吃的是风。形容超凡脱俗的生活。亦作“饮风餐露”。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注释: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典故:《汉书·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激励世俗,磨炼愚钝。同“砺世磨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宝钗虽不言语,遇事试探,见他执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泪。”
注释: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典故: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攀车卧辙之恋,争涂不忘。”
注释: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比喻很有把握。同“十拿九稳”。
典故:《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