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滴血

成语:呕心滴血

拼音:ǒu xīn dī xuè

解释:指慎于用兵和用刑。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例句:

出自:

百兽率舞

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返正拨乱之主,君臣父子之别;弈叶文武之雄,注意生灵之切。”

注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典故: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裁书叙心

唐·康骈《剧谈录·郭鄩见穷鬼》:“鄩复问云:‘彼之聚敛丰盈,何以遽令散去?’云:‘先得计于安品子,其余冰销雾散。’”

注释: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满口赞赏和赞叹

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班衣戏采

汉·刘向《说苑·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注释: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亦作“ 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 元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典故:《旧唐书·杜审权传》:“冲碎孕灵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尘外孤标,闲云独步。”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老鼠见猫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注释: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典故:《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指一年将尽。同“岁聿其莫”。

连绵不断

《周易·系辞》:“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注释: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同“瑕不掩瑜”。

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烹:烧煮;鲜:活鱼。像煮一条小鱼一样。比喻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