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曹对案
拼音:sān cáo duì àn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壬寅仲冬,便道过访虽座上客满,不异曩时,而风雨飘飖,渐觉朱颜非昔矣。”
例句:
出自: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典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都兴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栉风酾雨,始终戎幕。”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亦是他福至性灵,忽又想到一个绝妙计策,仍旧上来见老师。”
注释:形容缤纷的色彩。期:约定。在星月之夜约会。指男女幽会
典故: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注释: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形容遍及天地间。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犹出门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注释: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泛指各种兵器。
典故: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祝贺人家生男孩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注释: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典故: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