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蹑蹻檐簦
拼音:niè juē dàn dēng
解释: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激动、气愤的样子。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出处:《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例句:
出自:
《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注释:建:倾倒。瓴:容水器。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典故:《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有时也形容心情,亦作跌宕起伏。
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注释:指夸奇斗异。以布作裙,以荆代钗。比喻贫困。同“钗荆裙布”。
典故:语出《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诛:惩罚,责备。以意图和动机论罪,不问实际结果如何。也指深刻的议论
明·唐顺之《〈右编〉序》:“经国之士,研精毕智,所以因势而曲为之虑者,虽不可为典要,而亦未尝无典要也。”
注释: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悔:懊悔。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
典故: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以上下都喜欢他。”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同“轶事遗闻”。
宋·苏轼《代滕甫辩谤乞郡书》:“异日复得以枯朽之余,仰瞻天日之表。”
注释: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典故:《东观汉记·陈元传》:“抉瑕摘衅,掩其宏美。”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注释: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必不可少的
典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