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灯火通明
拼音:dēng huǒ tōng míng
解释: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同“大谬不然”。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出处: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例句:
出自: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区深巨谷,龙虎变化不测。”
注释: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沙握在手里也捏不到一起。比喻关系不融洽。
典故: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注释: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战勇敢,无人敢阻挡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汉·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
注释: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典故:《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心中思念,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注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士卒:士兵。指作战勇敢,都争先在前
典故:欧阳山《苦斗》:“他惯用的口头禅是:‘有理走遍天下!’”指耗尽家产。
明·无名氏《双调夜行船序·重会》套曲:“兜的夙世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注释: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典故:《庄子·大宗师》:“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始终,不知端倪。”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