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裹足不进
拼音:guǒ zú bù jìn
解释: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
出处: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例句:
出自:
《水浒传》第七十回:“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注释: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覆:翻倒。巢:鸟窝。毁:破坏。卵:蛋。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亦作“覆巢破卵”、“覆巢倾卵”、“覆巢无完卵”。
典故:《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风刮的蒲帘响,便是俺花烛洞房。”
注释: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一丝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繁:杂;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典故:《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上德。”
注释: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碎裂鸟卵,倾覆鸟窠。比喻斩草除根,手段残忍。
典故:《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同“乱七八糟”。
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汉书·张安世传》
注释: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正:纯正。心神清越,气质纯正
典故:《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高明:精明高妙。指见识精明高远
明·无名氏《浣花溪》第三折:“狂蜂浪蝶檐外舞,绿杨堤燕语莺呼。”
注释: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黍:黄米;膳:饭食。指杀鸡做菜,用黄米做饭。比喻家常便饭
典故: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关天:比喻关系重大。指有关人命的事情关系及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