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捱西问

成语:东捱西问

拼音:dōng ái xī wèn

解释:合:投契,融洽。意见相合就留下共事,不合就离开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例句:

出自:

察三访四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狼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注释: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彷徨:徘徊,游移不定。游移不定,四处观望。形容犹豫不决的神情

典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今听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团,后人受益不浅。’”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知人待士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2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

注释: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

典故: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形容为数众多。

百虑一致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注释:出:超过;类:同类。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典故:《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嚼铁咀金

《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注释:比喻两者紧密相连。同“响答影随”。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典故: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敌:对抗;夫:成年男子。形容勇力超人

克己复礼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注释:指名人的远裔。嘲人自夸出于名门。指眉眼传情,两心相悦。

典故:《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