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胁肩累足
拼音:xié jiān lěi zú
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奸回:奸恶邪癖;轨:比喻规矩、法度。奸恶邪癖,不守法度
出处:唐·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张施,声生势长。”
例句:
出自: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注释: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没有见识
典故: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比喻景物绚烂缛丽。
《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注释: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典故:汉·蔡邕《陈寔碑》:“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汉·刘向《列女传·孽糪传》:“新淫之声,北鄙之曲。”
注释:旧时迷信谓在太岁出现的方向动土兴建,会招来灾祸。因以“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触犯凶恶强暴的人,将会招致祸殃。《水浒传》第二回:“你也須有耳朵,好大膽!直來太歲頭上動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官人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我媳婦不是好惹的!”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参见“ 太歲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典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清·李渔《奈何天·调美》:“谁想不前不后,刚刚是太老爷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这样干名犯义的事,如何做得!”
注释: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典故: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泛指农忙季节。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奈我何。”
注释: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典故: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逢衣浅带。”严急而苛猛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