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齐头并进
拼音:qí tóu bìng jìn
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指前后互相照应。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例句:
出自:
宋·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在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
注释: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犹言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诲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形容惊慌狼狈之态。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由蘧蘧然周也。 《庄子·齐物论》
注释:指井中之蛙。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典故:《旧唐书·忠义传·李櫈》:“及兵交之后,被铁骑唐突,飞矢如雨,皆魂慑色沮,望贼奔散。”像瓦片破裂,像星星飞散。比喻家人离散,各奔东西。亦作“瓦解星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袖而去。”
注释:标榜:夸耀。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积:聚;斗:北斗星。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
典故:宋·陆游《病起书怀》诗:“病骨支离纱帽宽。”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注释: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典故:《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比喻自相残杀。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注释:比喻顺随情势改变态度。赫赫:显著貌。原指太阳的光明亮清晰。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势。
典故:《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惜:吝惜。指武官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