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忿世嫉俗
拼音:fèn shì jí sú
解释: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小妮子非抛闪,知羞识廉。”
例句:
出自: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注释: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典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追逐太阳,奔跑千里。形容马跑得极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
注释: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赃:赃物;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典故: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社稷宁谧,黎民乐业,皆晏推贤逊能之助。”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明·宋濂《阅江楼记》:“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注释:做各种坏事。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典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震:震动;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注释: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形容懵懂浅陋。
典故:叶圣陶《穷愁》:“儿童诚可爱,一味天真,恶尘无染。”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注释: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的信任。
典故: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