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上下同欲
拼音:shàng xià tóng yù
解释: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砺百,以清王化。”
例句:
出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本部院凡事~,从不假手旁人。”
注释:通脱:放达不拘小节;不拘:不受限制。形容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典故:清·黄宗羲《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同“固执己见”。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恰好春风报罢,即拟整顿行装,起身回去。”
注释: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节、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典故:吴梅《风洞山·游湖》:“咳!弘光啊!都是些烟花风月担误了你也!”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御妻异制奇观,真堪玩赏,非奇思妙想,不能如此。”
注释: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典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嫁娶送终,纷华靡丽。”
注释: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
典故:《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烦言碎辞。”指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他因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
注释:丝毫:形容极小,1分=1000丝=100毫=10厘;爽:差。一点儿也不差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典故: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指生活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