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义割恩
拼音:yǐ yì gē ēn
解释:形容身材又瘦又高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二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做矮脚虎。”
例句:
出自: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罪过!罪过!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名中人。”
注释: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指由于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
典故:《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注释: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指大人物喜怒无常
典故:《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
注释:巷:胡同。指四处的街坊居民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典故:《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
注释: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同“远年近岁”。潜:深藏;迹:踪迹。隐藏起来不露踪迹
典故:宋·朱熹《奏巡历婺衢救荒事件状》:“常山、开化系灾伤极重去处,而常山所放仅及一分六厘有奇;而开化又止一厘一毫而已。”垛:土筑的箭靶。第一箭就射中了箭垛子。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注释:比喻毫无价值。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典故:《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