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送故

成语:迎新送故

拼音:yíng xīn sòng gù

解释: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纳;献纳;效:献出。献出忠心和诤言

出处: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例句:

出自:

同床各梦

郭沫若《贾长沙痛哭》:“他那篇有名的万言书《陈政事书》,在两千年后的今日虽然都还虎虎有生气,但在当时的权贵者却字字都是眼中钉。”

注释:形容峰峦、山谷极多白面:面粉,比喻糊涂或被人蒙骗。对两头都掩饰、隐瞒。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

典故: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宁戚叩牛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注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惸,无兄弟。同“鳏寡孤独”。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典故: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斩汉将汤浇瑞雪,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蒙昧无知之人。旧指小民百姓。

雨后送伞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这两家做下敌头重,但要访的孤儿有影踪,必然把太平庄上兵围拥,铁桶般密不通风。”

注释: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指祸福皆人自取。

跌跌爬爬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

注释: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指各蓄家产,另立门户。

趋之如鹜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注释:指男女偷情。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母牛舐小牛表示关爱。喻人之爱其子女。

典故:《通典·食货》:“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