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朝锺暮皷
拼音:cháo zhōng mù gǔ
解释: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堂堂:庄重大方。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
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例句:
出自: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江苏·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注释: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佞:花言巧语的小人;触:冲撞。指斥奸小,抵制邪恶
典故:《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意态和气慨雄健的样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注释: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典故:《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唐·李商隐《杂篡·愚昧》:“三头两面趋奉人。”
注释: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计:计算;劳:功劳;纳:接受;封:封赏。指按功劳大小接受封赏
典故: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燕书》犹并驾齐驱。
《北史·王轨传》:“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
注释: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典故:《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谢彬《民国政党史》第四节:“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
注释: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不分高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