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陟遐自迩
拼音:zhì xiá zì ěr
解释: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泛指有才能、治理政务有方的官吏
出处:《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例句:
出自:
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注释:指华丽的宫廷车乘。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典故: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无锡杨氏女》:“尔为尔之官,我为我之丐,何预尔事邪?不顾而去,此子甘处下流,真别有肺肠者。”潭:深水池;窟:洞穴。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注释:掩映:隐约映衬。指景物互相衬托更显出景物的美斗:北斗星;重:端庄;齐:同,并。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像泰山一般崇高。形容人才德兼备,享有崇高威望
典故: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注释: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典故: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同“惊魂夺魄”。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注释: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典故: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役杀伤。”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唐·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注释: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指人原则性强,不记挂过去的情义
典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弘:大。风流:指才华出众之人。对才华出众之人大加奖赏;或大量任用人才,以鼓励其它人奋发上进。亦作“宏奖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