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桃李精神
拼音:táo lǐ jīng shén
解释:同“ 飛芻輓粟 ”。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然則王師初發之歲, 河西 供役之年,飛蒭輓粟,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出处:明·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例句:
出自: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注释: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同“ 穩扎穩打 ”。 韩少功 《西望茅草地》:“我提议缩短垦荒战线,转手抓管理,稳打稳扎。”参见“ 穩扎穩打 ”。
典故: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唐·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注释: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比喻以强凌弱,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
典故: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终天:终生;抱:胸怀;抱恨:含恨。终生抱有遗恨
《后汉书·马廖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注释:环堵:四面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贫寒男人有才能,女人相貌美,是理想的一对
典故:《旧唐书·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老舍《骆驼祥子》七:“先生并没说什么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注释:鲜耀地发着光。熠熠(yi yi):鲜明,闪耀。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同“夙兴夜寐”。
典故: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六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扫除妖魅。”
注释: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指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索性干到底。
典故:叶圣陶《感同身受》:“许把来意倾筐倒箧说完了,心头仿佛松快一点。”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