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救困

成语:扶危救困

拼音:fú wēi jiù kùn

解释: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进用善良,惩治奸恶。同“进善惩奸”。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例句:

出自:

桑间之约

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

注释: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典故: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扫除天下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害的我不茶不饭,只是思想着你。”

注释: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著明。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典故:《上饶集中营·集中营在福建》:“换回来日用品再到后方出售,于是一转手间就获利巨万而囊橐累累了。”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棋高一着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典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使民风纯朴敦厚。

东挦西撦

清·钱谦益《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注释:慌:惊慌。惊慌得乱成一团,理不清头绪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

典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得马折足

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注释: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负担重任的人。

典故:明·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①解散朋党。②指离心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