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琱为朴

成语:斫琱为朴

拼音:zhuó diāo wéi pǔ

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例句:

出自:

一掷千金

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注释:指讲话时用手势示意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典故:《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无明业火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注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比喻头绪极多。

典故:《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互相推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

注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典故:唐·柳宗元《河间妇传》:“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闻河间之名,则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无依无靠

盲人扪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

注释:比喻明劫暗偷。各:各个。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典故: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蹈: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名垂青史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注释: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典故:元柯丹邱《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排挤、消除与自己意见不同或非本集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