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迟疑未决
拼音:chí yí wèi jué
解释: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莫辩”。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例句:
出自:
宋·李棨《北里志·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注释: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典故: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敌:抵挡,抵抗。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语出《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注释:广泛收罗采用。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注释: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注释: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典故:《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打镇平城,镇平大爷就着惊;连更星夜就逃走,带得家小到长坛。”指众多人家。
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注释: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典故: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