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事边幅
拼音:bù shì biān fú
解释: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出处:清·王韬《地球图跋》:“各国疆域,瓜区豆分,界画犁然。”
例句:
出自: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二卷:“凡诸苑亭榭花木,装点一新。”
注释: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典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折像传》:“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逐:追求。抓住根本,放弃次要的东西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注释:解:脱衣;卸:卸掉。脱下战衣,卸掉灰甲。比喻不再作战。犹言不见天日。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典故: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语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
注释: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殚:竭尽;虑:思虑。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典故: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由蘧蘧然周也。 《庄子·齐物论》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0回:“遂把那杨腾蛟怎样写亲供,刘二怎样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连累,一是一,二是二的都说了。”
注释: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典故: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注释:犹头昏眼花。眼睛发花,头脑昏晕。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典故:《晋书·段灼传》:“由是四方雄俊继踵而至,故能世为强国,吞灭诸侯,奄有天下。”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