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掎裳连袂
拼音:jǐ cháng lián mèi
解释: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出处:《鹗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例句:
出自:
元·吴弘道《梅花引》曲:“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
注释: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典故:唐·杜甫《腊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矫揉造作。指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注释:指从里到外。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
典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挥拳掳袖的才要说他那个主意,忽然又道:‘你等等儿。’”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注释: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同“新婚燕尔”。为:替。替老百姓铲除祸害
典故:《尚书·康诰》:“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全部计算在内。
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里打外的帮手。”
注释:以之为报恩典实。同“杨雀衔环”。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典故: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东汉·班固《答宾戏》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
注释:指因内乱而覆亡。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典故: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三日。”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