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折冲千里
拼音:zhé chōng qiān lǐ
解释: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出处:语出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例句:
出自: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注释: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瓯:盆碗之类的器皿。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典故: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注释: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典故:汉·扬雄《法言·渊骞》:“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比喻安定稳固。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5回:“我且有要没紧,慢慢的仔细寻罢了。”
注释:阻:阻碍。顺畅通行,没有阻碍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
典故: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
注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明·沈受先《三元记·团圆》:“夫妻和顺从今定,这段姻缘夙世成,琴瑟和谐乐万春。”
注释: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枉:徒然。空用心计,白费力气。形容毫无收效
典故: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你从来有些技痒,正夜静更长,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一个个逞歌喉婉转,一个个垂舞袖郎当。”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