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鱼得水

成语:如鱼得水

拼音:rú yú dé shuǐ

解释: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宋 张孝祥 《浪淘沙》词:“清興滿山陰,鴻斷魚沈,一書何啻值千金。”参见“ 鴻鱗 ”。

出处:明·赵弼《青城隐者记》:“女织男耕,桑麻满圃。”


例句:

出自:

蝇声蛙躁

《隋书·王孝籍传》:“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脣(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注释: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同“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典故:清·陈确《答恽促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注释: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典故:《晋书·谢尚传》:“便着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危坐: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弃义倍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外面拥集万把人汹汹的大势。”

注释: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同“目眐心骇”。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典故: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穀虽殊竟两亡。”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狥利”。

水满金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土可验。”

注释: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典故: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千门万户

《周书·晋荡公护传》:“更集诸部,倾国齐至,星流电击,数道俱进。”

注释: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典故:《天雨花》第十五回:“今据尔等言明白,不过为此些些小事情,本来都是良百姓,只为着心坚奉佛神,要杀教主一个人,是以蝇攒蚁聚这般行。”羽:鸟。鸟去踏灭烈火。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