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骑鹤上维扬
拼音: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
解释:指要冲。诒:通“贻”,遗留;厥:其。留下安定天下的谋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例句:
出自: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注释:创造新的,汰除旧的。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典故: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唐·王犀登《李翰林分体全集序》:“于友刘少彝取李杜集合刻之,前此非无合刻者,然苍素溷淆,元黄杂遝,笺注训怙,人自为政,蒙茸猥琐,犹疥厉虮虱,使二先生之作不免珠残玉碎。”
注释: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典故:宋·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注释: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原指玉之性,美与恶不互相掩盖,后多比喻优点不能掩盖缺点。指上吊自杀
典故: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莫应丰《将军吟》第31章:“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话,决心打出自己的王牌,压一压对手的邪气。”
注释: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典故: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用功劳来抵罪。
《北史·周宣帝纪》:“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
注释:指失意颓丧的样子。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典故:明·杨慎《“坎为盗”》:“坎之为卦,外阴柔而内刚狠,有穿穴逾墙乘墉伏莽之状也。”指严刑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