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未曾有
拼音:dé wèi céng yǒu
解释:跌宕:放纵不拘;放言:任性而言,不受拘束。行为放纵,言语不拘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出处:《明史·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例句:
出自: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注释:背城借一。指与敌决一死战。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典故: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八》
注释: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
典故: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他那里夸强道会施英武,着俺那有恩有义的新尊父。”兴:兴致,兴味;阑:残,尽。兴致和情趣都没有了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注释: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典故: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时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热难当,却不敢再走闹市。”犹言攀龙附凤。
瞿秋白《乱弹》:“现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无线电的播音里去听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听弹琴,一窍不通了。”
注释:指年纪小而头脑却很精明,为人调皮,鬼主意多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典故:《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注释: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典故:《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