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颔书生

成语:燕颔书生

拼音:yàn hàn shū shēng

解释: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亦作“支分族解”。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例句:

出自:

无足重轻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注释:命:天命;维: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国运昌盛,气象一新泛指农作辛苦。

典故:《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人心惶惶

《韩非子·难言》:“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

注释: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典故:叶圣陶《微波》:“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大家都称赞。”雕弊:困苦,衰败。社会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

尾生之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注释:侧:旁边。自己的床铺边。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距离很近形容冷淡或鄙视的神情

典故: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不衫不履

陈波《漫谈聊天》:“聊起来也定会如春蚕抽丝,而总无尽意吧。”

注释: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犹言招兵买马。

典故: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只得来见襄敏公。却也嗫嗫嚅嚅,未敢一直说失去小衙内的事。”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

注释:比喻文章造诣极深。见闻多,知识广。

典故:《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幹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