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探本穷源
拼音:tàn běn qióng yuán
解释: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形容自身不正,坏事才会找到头上
出处:宋·欧阳修《与员外书》:“修本愚无似,固不足希执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从齿序,跪拜起居,窃兄弟行。”
例句:
出自:
《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
注释: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一个人办理全部事情,不容许别人插手
典故: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蔽:遮蔽。指掩盖压抑好的,宣扬传播坏的
《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注释: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泛指古代典籍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典故:《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注释: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形容纷纭杂乱。 严复 《原强》:“一旦有急,則蛾附蠭屯,授之以扞格不操之利器,曳兵而走,轉以奉敵。”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
典故: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刚好能凑合着
《梁书·侯景传》高澄与景书:“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萤。”
注释:怡:安适愉快。心境安适,精神愉快形容态度从容大方,举止不俗。
典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叫把园门锁上。”
注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
典故: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