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归真反朴
拼音:guī zhēn fǎn pǔ
解释: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断处事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例句:
出自: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注释:甘:以为甘;饴:甜。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犹言砥节砺行。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典故: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宋·辛弃疾《丑奴儿》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
典故:章炳麟《*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樊(樊宗师)卢(卢仝)诸子,憙为险怪,以眩视惑听邪?”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汉书·蒯通传》《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蕴”。
注释: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典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注释: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典故: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注释: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典故: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唐·李白《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糜:浪费;廪:米仓;粟:谷子,泛指粮食。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