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心应手
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解释:温:复习,指回忆,体味。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比喻过于性急,立刻就要办好事情
出处:《后汉书·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例句:
出自: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
注释:指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亦比喻取一方以补另一方。同“挹彼注兹”。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典故: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北齐书·元景安传》:“显祖闻之,遗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籍,唯景安纤毫无犯。”
注释:指清新美丽的词句。仅:才能够;身:自身;免:避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典故: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与:给。给予他人各种便利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注释:指一举一动。形容无私无畏、刚正不屈的精神
典故: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贾:商人。四川商人卖药,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
清·钱彩《说岳全传》:“兀术哪里敌得住这三个出林乳虎,直杀得两肩酸麻,浑身流汗。”
注释: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典故: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宋·王谠《唐语林·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恶同政。清曹竣府,为鼠辈养资,岂所以裨政邪?”
注释: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悬:吊挂。把头挂在屋梁上面,用锥刺自己的大腿骨。形容刻苦学习
典故:《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莺:黄莺。指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形容一派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