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束手束足
拼音:shù shǒu shù zú
解释:应答:回答;注:水往下倾泻。对答像倾水一样。形容答话敏捷流利树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繁维复杂不易解决的事情。
出处:唐·韩愈《燕喜亭记》:“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例句:
出自:
老舍《赵子曰》:“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
注释: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尽:竭尽;节:节操。竭尽节义,捐躯杀敌。指为正义而牺牲
典故:汉·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注释: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注释: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坐:通“座”,坐席;车公:晋人车胤。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
典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蓟子训传》:“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唐·郑启《开天传信记》:“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注释:损人利己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典故: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明·汤显祖《紫钗记·节镇还朝》:“君侯膺归衮之期,贱子附迁莺着役。风期未远,存问非遥。虎变龙蒸,风云自爱。”
注释: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亲身实行或体验。
典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形容悲伤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