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好涵高躅
拼音:hào hán gāo zhú
解释:舍:放弃。为了活命,可以放弃道义察:考查;访:探查。指爱打听调查别人的事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例句:
出自:
郭沫若《海涛集·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注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见“ 緊要關頭 ”。
典故: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行车交错,马蹄磨削。形容车马来往频繁。
《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决不能再像发展老‘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
注释:强迫做媒,包办成亲。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典故:《抱扑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枵:空虚;枵腹:饿肚子;重趼:层层老茧。形容忍饥挨饿,长途跋涉的情况
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舅逢花开,如瞻岁新。”
注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
典故:《晋书·慕容垂载记》:“及闻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计决矣。且吾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原来银包不大,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
注释: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截镫”。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典故:《列子·仲尼》:“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张湛注:“负,犹背也。类,同也。”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注释:比喻事情麻烦、费劲。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典故:《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史记·吴太伯世家》:“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刚强坚决,不可动摇。同“确乎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