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价廉物美
拼音:jià lián wù měi
解释:亦作“蠧民梗政”。侵害人民,阻挠政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無以爲生,偵民有小不平,嗾之訟,佐之請謁,己旁緣自資,且既餌臨政者,因持其短長,以蠧民梗政。”韫:藏。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是以心驻于目,必志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心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由心不两用……”
例句:
出自:
《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
注释: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吊:吊祭;问:问候,慰问。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典故: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祸起飞语,刑极沦胥。”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注释:唤:呼唤。比喻多次呼唤,再三催促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典故:《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泄:众多;沓:重复。指话多而重复或做事拖拖拉拉
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兰姿蕙质,香肌称罗绮。”
注释: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怪异、奇特
典故:汉·侯霸《李通辞位议》:“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物多人多,十分拥挤
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注释: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典故:宋·陈亮《水调歌头》词:“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明·袁宏道《西湖杂记》:“吾辈粗根浮器,不曾见得一个半个智识,可轻易谈佛法哉?”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时尚小令》:“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注释:泄漏机密或消息话里藏着哑谜儿。
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叠桥”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