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视有如无
拼音:shì yǒu rú wú
解释: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攸:所;归:归属。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
出处:《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例句:
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注释:发射出去的炮弹未击中目标。比喻说话未达到目标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典故: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体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注释:港:与江河相通的小河;潢:低洼的水坑。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典故:郑振铎《桂公塘》:“没有什么,该镇定些,他们决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此刻万事且须容忍,以蛋碰石,必然无幸!”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注释:惹:招引,挑逗。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不期而遇。
典故:《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指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注释:煎盐:提炼白色精盐;迭:堆迭;迭雪:堆迭的白雪。像晶莹洁白的精盐和雪一样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典故: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片羽吉光,弥可珍贵。”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注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典故:明·汤显祖《牡丹亭·旅寄》:“早是暮冬,不提防岭北风严,感了寒疾,又无扫兴而回之理。”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