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严严实实
拼音:yán yán shí shí
解释: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比喻变化之快。
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
例句:
出自: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
注释: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同“仰取俯拾”。
典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注释:指众多的人证。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同“形单影只”。
典故:宋·陈亮《附朱熹》:“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盖光大而高明矣。”追求近的,舍弃远的。
宋·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注释: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典故: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曲折不直的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典故: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只要不限辰光,‘慢工出细活’一定的道理。”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注释: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典故:元·贯云石《一枝花·离闷》套曲:“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思想特点或艺术特点完全不同。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