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空说嘴

成语:弹空说嘴

拼音:tán kōng shuō zuǐ

解释: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出处:南朝·梁·王道孺《与何炯书》:“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糓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例句:

出自: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解决悬案耶新要求耶》:“以吾两国唇齿兄弟之交就情分上原可不必龈龈计较。”

注释: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犹北门之管。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闻:听见。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说

补阙拾遗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注释: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祖述: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指效法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

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网开三面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注释: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枯:枯槁;稊:植物的嫩芽。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芽。比喻老夫娶少妻

典故:《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

以逸击劳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注释: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典故: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怒容满面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注释:中国的别称。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典故:清·洪昇《长生殿·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擦过边缘的球。比喻刚刚满足条件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