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群策群力
拼音:qún cè qún lì
解释: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例句:
出自:
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注释: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典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为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于京。”指没有生机和活力。死又死不了,活着又受罪。
金·元好问《鸿沟同钦叔赋》:“雌雄自决已无策,尺寸必争唯上流。”
注释:百:多;玲珑:玲珑敏捷。各方面都表现得灵活敏捷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典故:《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为朝臣被杀之典。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注释: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比喻彻底。
典故:《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注释:比喻虚幻的梦想。同“一枕黄粱”。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同“心若死灰”。
典故: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辞:文词;雄:庞大威武。文词丰盛,意气雄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凡见了这一干人,心中又畏又让,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注释:指临财不苟得。比喻祸害侵身。
典故: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