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身伐命

成语:戕身伐命

拼音:qiāng shēn fá mìng

解释: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

出处:《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例句:

出自:

匹马一麾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注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典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唐 李白 有《金銀泥畫西方浄土變相贊》诗。

肉山脯林

西汉·刘秀《新序·义勇》:“吾闻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不恐。”

注释: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典故:《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指华丽的楼房。

幽囚受辱

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注释:犹治国安邦。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典故: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指华丽的宫殿。 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蘭殿,唯所息宴。”

竦魂骇目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他每那祖宗是斑斓的大虫,料想俺将门下无犬迹狐踪。”

注释:荒:灾荒。虾蟹太多,稻谷遭殃。指兵荒马乱的征兆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

典故: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

祖功宗德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注释:琼:美玉。琼浆:美酒。古代传说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喝了可以成仙。比喻仙水和名贵的美酒、饮料等。亦作“琼浆玉液”、“玉液琼浆”、“金波玉液”、“玉液金波”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典故:《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