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绳墨之言
拼音:shéng mò zhī yán
解释: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出处: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
例句:
出自:
《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注释:愚昧软弱,没有决断。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典故:明·袁宏道《西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
注释: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见“ 魚沉雁渺 ”。
典故:明·刘基《野田黄雀行》:“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隋书·高祖纪》:“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注释: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典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虽不会长枪大戟,不知走壁飞檐,也颇颇有些肝胆。”指正确透彻的见解。
明·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注释:靡:无,没有;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典故: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沐猴:猕猴。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注释: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形容关怀体贴备至。
典故:汉·荀悦《汉纪·平帝纪》:“故乱则统其理,危则致其安,祸则引其福,绝则接其继,幼则代其任,夙夜孜孜不已,凡以为天下厚刘氏也。”挝:敲击。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