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国富民丰
拼音:guó fù mín fēng
解释:息鼓:停止敲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例句:
出自:
清·全祖望《移诘宁守魏某帖子》:“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注释:指败坏门风,使家族受到差异辱。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典故:《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且忍耐在家里,俟时通运泰必有发迹的分也。”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注释: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去寻求。
典故: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对他人藏书的美称。
《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注释: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典故: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事:侍奉,服侍。正直无私地对待别人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二折:“说地谈天口若开,伏虎降龙志不改。”
注释:愤怒、轻蔑的样子。断然:坚决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指坚决或绝对不能
典故:《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尚书大传·大战》
注释:指读过大量的书。①指吹奏、歌唱。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典故: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