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采薪之疾
拼音:cǎi xīn zhī jí
解释:同“ 飛芻輓粟 ”。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然則王師初發之歲, 河西 供役之年,飛蒭輓粟,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例句:
出自: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注释: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典故:明·周辑《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幼年聪明懂事,长大后不一定成才。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注释:重复的垣墙,重迭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形容人又轻浮,又狡滑。
典故:清·孔尚任《桃花扇·朗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云笈七签》卷一○四:“或与众仙,策空驾虚,出有入无,分形散影,处处游集。”
注释: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鲸吞:像鲸一样吞食;据:盘踞。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
典故:明·刘基《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北辕适粤,徒劳何为?”汉皋: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北;珮:同“佩”,饰物。指郑交甫在汉皋台遇到两个女子,女子解宝珠给他。指男女相互爱慕而赠答
《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注释: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典故: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渺似的。”指终日饿着肚子。
唐·颜真卿《谢户部侍郎表》:“生死骨肉,受赐已深。”
注释: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指零零碎碎的东西
典故: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硬语:指行文遒劲有力。形容文章气势磅礴,雄健有力